top of page

新報:無運動情緒病風險倍增 瑜伽太極紓緩壓力最佳

無運動情緒病風險倍增 瑜伽太極紓緩壓力最佳


文章日期:16/12/2013 報章:新報 A08,09 | 港聞|醫健


無運動情緒病風險倍增 瑜伽太極紓緩壓力最佳

一項調查發現,不定期或不運動的受訪者,患上抑鬱、焦慮等情緒病的風險達6.5%和13.7%,較定期運動者的3.7%,高出1.8倍和3.7倍。另外,參與瑜伽、太極、氣功等的受訪者,對減低罹患情緒病風險的效果最佳。有學者指,做運動時可降低皮質醇水平,亦分秘一些有助紓緩壓力的物質,可以促進情緒健康。_採訪:靜態組

中大醫學院於今年5月至7月,以電話訪問2,744位18至75歲市民進行問卷調查,再以國際標準的情緒病風險指數,評估受訪者患上情緒病的風險。結果發現,只有一半受訪者有每星期做至少兩次運動,6.4%受訪者完全沒有運動或甚少運動。 結果又指,不定期或不做運動的受訪者,患上情緒病的風險,分別有6.5%及13.7%,相對於每星期運動兩次或以上、每次30分鐘以上受訪者的3.7%,風險高出3.7倍和1.8倍。

另外,參與太極、氣功、瑜伽等的受訪者,對減低情緒病風險的效果最佳,只有4%屬情緒病高風險類別,因為做這些運動需要專注力和放鬆,有助減低壓力。風險亦較帶氧運動(4.8%)和步行運動(6.2%)者為低,反映步行和帶氧運動雖對身體健康有益,但對促進精神健康的效果卻並非最好。


定期運動好習慣

負責調查的中大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林翠華表示,結果說明持之以恒的定期運動,有助促進情緒健康。她又說,做運動時可降低皮質醇水平,並且分秘一些有助紓緩壓力的物質,若能將身心運動結合帶氧運動,成效會最理想。 她又指,不是所有受情緒困擾的人士都需要或適應一般藥物和心理治療,希望日後把「運動治療」發展成輔助治療情緒病的方法。她建議市民,每星期最少做運動兩次,每次約30分鐘至1小時,以保持身心健康。



 

bottom of page